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
发布人:吕峰  发布时间:2020-06-12   字号:[ ]  浏览次数:240     【打印本页】

来源: 《红旗文稿》2020/11 作者: 何雯雯

   《习近平在正定》这本书,通过对22人的采访实录,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质朴的文风、细微的史料,从侧面反映了习近平同志从1982年到1985年,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的真实情况,为我们进一步走近、了解、学习习近平同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体现了深厚的党性修养。真理的长河流淌着实践的汗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作风。他从年轻时代开始,办公室桌上就摆着大量的书籍、报刊,平日里博览群书,一有时间就会加紧学习。在读有字之书外,他还不忘读无字之书,勤学实干,注重调查研究。在正定工作期间,他跑遍了正定的每一个村。长期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扎根丰沃的实践土壤是习近平同志的不变理想信念、深刻理论思考的根源。

    凸显了深沉的为民情怀。“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是习近平同志始终牵挂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正定,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他力推农村改革,排除万难,率先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为实现脱贫致富,他在正定大念“人才经”,推行“人才九条”,等等。这些改革的目标靶向都很明确、一致,就是志在富民。

    诠释了崇高的责任担当。围绕“高产穷县”这一现状,习近平同志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的走访调研得出结论,主动向上级要求把粮食征购基数降下来,体现了他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铁肩膀、一心为民的崇高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

    展现了严格的生活作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习近平同志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作为“高干子弟”,他从不搞特殊,和大家一起排队吃“大锅饭”,调研经常是靠骑自行车,铺盖也是一床旧军被。习近平同志这种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作风,让人深受触动、感慨万千。

  树高千尺根生在沃土。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常谈初心。他讲过,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陈宝怀,是当年的正定县委副书记,他说习近平同志“后来很多思想,都可以在正定工作中找到源头”。确实如此,初心就是一颗种子。年轻的习近平同志的所思所想后来长成了参天大树,但回过头去看,与最开始的这颗种子密不可分。学习习近平同志,尤其要不忘初心,守护初心,扣好人生,尤其是事业的第一颗扣子,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打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附录里有这样一句话:“1982年,当一些年轻人开始下海经商、出国留学的时候,他却主动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来到河北正定县任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同志的人生志向、境界和思想都像一座高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习近平同志的学习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需要终身努力,是年轻干部成长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通京大道999号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电话:0513-85015880    Email:geo.ntu.edu.cn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