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湖泊沉积研究、燃煤源纳米颗粒和化石有机碳系列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04浏览次数:87

12月3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金章东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杨毅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汪进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并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学院院长蒋庆丰主持,学院领导、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金章东研究员作了“湖泊沉积研究之难点与重点”的学术报告,详细讲解了湖泊沉积物14C碳库效应评估的方法、突发事件对流域有机碳埋藏的重要影响。报告不仅深入剖析了湖泊沉积领域的研究难点与重点,指出了湖泊沉积学的若干前沿问题,还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杨毅教授作了“我国燃煤源典型纳米颗粒的排放特征及其健康风险”的学术报告,她对燃煤电厂各生产阶段的纳米颗粒排放特征、纳米颗粒的时空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她的纳米颗粒与医学领域结合的新途径给予了师生多方面的启发,也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汪进研究员本次报告的题目是“化石有机碳的定量及风化示踪”。该报告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确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沉积物中的化石有机碳进行定量分离和测定,通过对中国黄土高原和长江流域沉积物的研究,揭示了化石有机碳的风化速率和机制,与降水、温度和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学院师生与三位专家就湖泊沉积研究、纳米颗粒污染及沉积地层碳循环等方面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浓厚,参与教师表示通过此次学术报告会,他们对相关领域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也有了新的启发。

(万的军、陈文娣)